教育单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教育最高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教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了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项目总览
资本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资本与产业的融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并购则是产融结合的皇冠上的明珠。通过并购,可快速实现产能的扩张、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新技术新市场的拓展等多重目标;对并购标的的综合赋能,可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创造多赢的并购价值。
本课程致力于培养学员“资本战略升维、并购实战闭环、跨界资源融通”三大核心能力,通过系统性知识体系与实战方法论赋能,助力企业决策者精准把握资本与产业融合的底层逻辑,在不确定的时代中驾驭资本浪潮,铸就可持续增长基石。
课程设置
第一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
2、中国货币与财税政策
3、新时代的经济增长与动力
第二阶段:资本市场与资本战略
1、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上市
2、未来产业与战略布局
第三阶段:PE视角的公司治理
1、公司治理本质破解“权-责-利”三角困局
2、创始股东冲突分析及PE应对策略
第四阶段:股权激励落地
1、股权激励工具箱:从“分蛋糕”到“做大蛋糕”
2、上市公司VS拟上市公司:激励合规与市值联动
第五阶段:股权投资与并购基金
1、股权投资底层逻辑与策略
2、全流程实战:募投管退的“关键破局点”
3、交易工具箱:并购基金的结构创新与合规红线
第六阶段:并购全流程实战解析
1、交易方案设计与风控
2、并购项目团队的组建
3、并购项目管理的具体步骤
4、并购企业估值与财务风控
5、并购中文化因素的重大影响
6、并购案例的具体分析
第七阶段:投后整合与价值再造
1、风控要素:外部风险、投前工作对投后的影响
2、战投财投:三类投后模式的差异、选择及转型
3、组织重构:团队人选、任命、激励、文化融合
4、投前投后:项目的信息补差及预期调整
5、控股整合:战略/组织/内控/协同/融合“五位一体”的重构
6、动态监控:治理、预警、善后时机及三种选择
授课师资
何小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EMBA名誉讲师。
王跃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冯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
黄俊立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和中国注册评估师协会非执业会员
吴梓境
北京大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访问学者目前担任南孚电池首席股权架构顾问、海尔集团投资顾问、福建电子信息集团智库专家;中南高科独立董事、鑫甬生物独立董事、迈得医疗投资顾问。
程海晋
资本实务专家,通用电气业务发展与并购部中国区总监,曾任霍尼韦尔业务拓展与并购部亚太区总监,稽核部高级主任,投资机构在国内外并购重组、投融资、不良资产处置、投后管控等领域担任顾问
桂曙光
任腾飞资本合伙人、腾飞科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信息技术创新领域的投资及行业研究工作,为公司的股权投资、实业投资、产业资源整合提供支撑。
招生对象
1、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成员
2、企业负责并购投资业务的高管、财务总监、战略规划、投资管理部门负责人
3、相关投资机构或中介机构专业人士;各产权交易所、拟参与改制并购的各类投资者
研修安排
【课程学制】学制8个月,每两个月一次2天
【授课地点】北京大学校内
【证书授予】参加全部课程结束经考核合格,由北京大学颁发该研修班结业证书。
【课程费用】48000元/人,其中包括培训费、讲义费等。(学习期间食宿及差旅费用等其他相关杂费学员自理。)